近日,廣西桂平“農光互補”光伏發電一期工程項目成功并網發電。該項目由廣西玉柴新能源有限公司投資建設,國家開發銀行廣西分行給予3億元貸款支持,是廣西首個實現并網發電的光伏扶貧項目,對推動當地貧困群眾脫貧致富和經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桂平“農光互補”光伏扶貧項目一期工程總投資4.41億元,裝機容量為60兆瓦。為推進項目建設,國開行廣西分行于2016年8月為該項目承諾貸款3億元,并已全部發放完畢。項目一期于2017年2月25日全面開工建設,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在項目組成員全力克服工期緊迫、審批困難、涉及面廣及天氣惡劣等諸多障礙的情況下,最終完成了各項工作,前后只用了100余天時間。
作為中國西南第一大農光互補跟蹤系統電站,一期項目7月份發電量預計可達450千瓦時,2017年預計發電量超過3000萬千瓦時,到2018年開始預計每年發電量達7000萬千瓦時,光伏發電一期項目每年所發的7000多萬千瓦時清潔能量,相當于每年節省約21000噸標煤,相應可減少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及氮氧化物排放量約54000噸,減排效果顯著。
本次獲得國開行貸款支持的桂平“農光互補”光伏扶貧項目,通過貧困戶租地及項目務工的方式實現了新能源戰略與脫貧戰略相結合。在項目建設期間,項目公司及施工單位聘請了約200人當地農民工(其中一部分為當地貧困戶人員)進行施工建設,一部分人平均月工資超4000元;隨著后期農業種養及農業休閑觀光旅游的全面實施,勞務人員需求量將大幅度增加,屆時將聘用更多的貧困人員,扶貧效果將越發顯著。
桂平光伏發電項目的成功運作,探索出了一條綠色高效可持續發展的產業發展道路,以“農光互補”扶貧模式,通過“輸血”和“造血”有機結合,既在短期內為貧困戶提供了收入,又為貧困戶的長遠發展創造了機會,實現企業經營增效、政府財政增長、農民生活增收三方共贏,為廣西光伏扶貧項目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張紅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