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阿拉伯商人隨團到中國旅游。他看見一大清早街上有很多人急急忙忙地擠車趕著去上班,他疑惑地問導游小姐:“這些人怎么那么慌張,他們一天上班幾個小時?”
“至少8個小時,加上路上所用時間可能得10個小時。”導游答道。
“他們一天有那么多事要做嗎?需要花那么長時間?”他感到有點不可思議。
“大家都是這樣,”導游小姐說,“你們經商的不也是非常忙碌嗎?”
“并不是你想象的那樣。”這位阿拉伯商人說,“真正有辦法的人,他們的日子過的既清閑又富裕。因為他們肯動腦筋,做1小時的工作所得的報酬超過一般人做幾個小時所得的報酬。你想,一個人如果整天忙于做一件事,累了就睡,睡醒又開始緊張的工作,沒有一點時間去思考,又如何談得上有新的創見呢?因此,人們每天除了做必須的工作時間以外,一定要抽出時間來思考改善目前狀況的計策。假如每個人都注重思考,還有一想到具體的方法就立刻去做,我相信任何人都不會平淡無奇的度過一生的。”
無路可走之處往往絕境逢生。對于當初勇敢接受似是無望的機會的人來說,它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驚喜,也是對自己膽略、謀識最好的認可。
人們已經習慣了正常的思維方式,即使沒有什么成效仍很難改變。這時候,逆向思維能給你以新的思路,逆向而往,走一著險棋往往可以帶來與眾不同的勝局。
奧運會能為舉辦國帶來巨額收益,現在是一條真理,但是第23屆洛杉磯奧運會以前的各屆運動會都是虧本買賣,主辦國均為此付出了昂貴的經濟代價。
1984年國際奧委會決定在美國洛杉磯舉辦第23屆奧運會,美國政府和洛杉磯政府得悉這一消息后表示了不予經濟援助,但又不愿放棄這一機會的曖昧態度。正在兩難之際,美國第一旅游公司副董事長,40歲的尤伯羅斯挺身而出,答應“自籌資金,不要政府一分錢”,非但如此還夸下海口:“我個人承辦這次奧運會,要凈賺2億美元。”當時別人都認為他可能是夢做多了,要么就是大腦進水,只有他胸有成竹,因為一個出色的策劃方案已經了然于胸。當有140多個國家和地區參加的洛杉磯奧運會落下帷幕后,尤伯羅斯實現了被認為“不可能”的諾言,不但圓滿舉辦了奧運會,還超額完成了任務,凈賺了2.5億美元。
這個奇人尤伯羅斯做了些什么呢?
首先,尤伯羅斯改變了過分“純潔”的強調奧運會政治功能和體育功能,而忽略經濟功能的固有思想,這是他取勝的關鍵。
其次,尤伯羅斯抓住人人都想當第一的觀念,做出了一個驚人的決定:限制贊助單位數量,且同行業只選一家。這個決定意味著能成為贊助單位的企業,其產品也能在同行業中獨占鰲頭,如此一來,各大企業爭相報名,有些行業的競爭直趨白熱化,結果尤伯羅斯很自然地得到了一筆可觀的贊助。
尤伯羅斯采取的第三個策略是廣開財源,來者不拒,延長火炬傳遞路程,讓那些想過傳遞火炬癮又樂意出資的人也能持炬走一段。此外,他還把本次奧運會會徽、會標、吉祥物等作為專利,出售給那些想以此做廣告資料的人。
除了開源,尤伯羅斯還很注意節流,他充分利用現有資源,破天荒地招聘義務服務者,精簡機構。
由于尤伯羅斯策劃有方,經營有術,組織得力,創造了世界奧運史上的一個奇跡,也為后續者開拓了一條值得借鑒的陽光大道。
尤伯羅斯采取的手段即使在當時也算稀松平常,可是為什么除了他之外再無人肯試一下呢?可見人人都具有化腐朽為神奇、變平凡為超凡的能力,然而現實中這種人卻微乎其微,何者?尤伯羅斯驚人的膽識和魄力,善于捕捉機會的本領,熟悉駕馭全過程的才能是很好的回答。當然,最重要的是,抓住這從天而降的機會,另辟蹊徑反敗為勝。因此,從現在開始,你不要再抱怨沒有機會垂青了。
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
“做自己喜歡和善于做的事,上帝也會助你走向成功。”